
安平縣是全國第一個縣域經濟試點縣,2006年4月10日,國務院信息辦將安平縣列為國家級縣域經濟信息化試點。在省、市信息辦的大力支持下,安平縣克服了重重困難,創造性地開展工作,電子商務、電子政務、農村信息化都已建設完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。在安平縣啟動國家級縣域經濟信息化試點以來,信息化工作有了很大進步,特別是絲網產業和農村領域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,有力地促進了縣域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。為促進絲網產業經濟信息化發展,安平縣成立了絲網技術研發中心,搭建了中國絲網電子商務平臺,打造了旺達物流信息網,實施了中小企業促進及服務工程,推廣應用了多種B2B國際電子商務平臺,開展了200多期絲網專業人才的培訓等,使各種信息化手段作用于絲網產業的研發、制造、銷售等關鍵環節,大大提高了產出優質和高附加值產品的能力。
今年以來,衡水市安平縣堅持“筑牢基礎、統籌攻堅、務實求精”的發展路徑,牢牢把握京津冀協同發展和“一帶一路”戰略實施機遇,共謀劃建設億元以上項目38個,其中28個項目列入省市重點項目;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3.3億元,同比增長21%,項目建設穩步推進,促進縣域經濟活力迸發。
調整產業結構,提高科技含量。該縣在3月份集中開工的總投資105億元的12個項目,其中“無中生有”的項目5個、“有中生新”的項目7個,4個項目的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,9個項目從德國、美國、挪威、澳大利亞、意大利引進國際先進生產裝備。同時,該縣還對新興項目進行對接,縣發改、工信、產業服務局等部門,加強對京津冀一體化戰略和產業轉移政策的研究,加快與京津在產業、人才、技術、項目等方面的對接步伐。
謀劃招商策略,提升招商力度。該縣在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的同時,對接京津、“一帶一路”上項目。他們積極構建“全民招商、優勢招商、政策招商”大格局,組建了專業招商團隊,吸聚大項目、好項目在安平落地開花。圍繞“有中生新”、“無中生有”,他們側重引進配套型、成長型項目,著力吸引一批高科技、節能環保的新興產業,逐步構建多環節配套、多要素集聚、多產業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,目前,已成功引進中鐵建、河北華能、中聚融投、安德森(北京)等大企業。
優化服務環境,增強企業活力。該縣以建設完善信息、物流、市場、檢測等十大服務平臺為重點,提升產業整體發展水平。他們加快國家級絲網檢測中心創建步伐,積極參與防滑板、工業用穿孔板、無梭織機等3項國家標準、行業標準的制定、修訂工作,進一步提升安平在絲網標準制定方面的話語權;充分發揮商會、協會組織作用,建立“政府+企業+協會+市場”模式,助力企業品牌打造、商標注冊、廣告宣傳、企校聯姻。同時,整合全縣中小企業創業輔導基地,重點抓好鼎立、城北等創業輔導基地建設,為中小企業發展拓寬空間。
安平縣振超金屬絲網制品廠http://www.mh1831.com
(責任編輯:振超網業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