誠信是企業發展的基石,如果一個企業誠信都不講可以預見是發展不長久的,但我們很多企業卻往往看不到這一點,上世紀80年代,英國的巴林銀行計劃在新加坡設立分行。時任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派人考察后,發現該銀行信用不佳,遂毅然拒絕。英國首相為此多次向李光耀交涉,亦無結果,以致兩國關系也一度受到影響。幾年后,巴林銀行破產,英、美、法、日等發達國家因此蒙受了巨大損失。直到這時人們才發現,新加坡的信用環境是最好的。國際資本開始向新加坡聚集,新加坡逐漸成為亞洲金融中心。新國經濟騰飛也從此開始。值得注意的是早在1858年,恩格斯就稱汕頭為“中國唯一有些商業意義的口岸”。但是,近幾年,這個百年商埠和中國改革開放的特區,因為信用缺失,經濟開始萎縮。2002年,國家在這里查出1000多家偷稅漏稅企業,涉及金額200多億元。這個時期,汕頭走私、假冒偽劣商品、地下六合彩泛濫成災。作為一種必然結果,全國有18個地區向轄區經濟實體發出警告“不能、不要、不和汕頭人做生意”。在一些城市,商家甚至打出了“本地無潮貨”的廣告,以顯示其誠信。2000年,汕頭GDP增長首次低于兩位數,2001年,汕頭GDP首次出現2.5%的負增長。信用環境不好,投資環境不好。從1999年到2001年,遷出汕頭的企業多達1200家。通過對比可以提醒我們誠信是多少么的重要。
東菱電梯公司在漢首推產品召回制度,花200萬元巨資買誠信,我認為是十分有眼光的。我們常說現在已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,一個企業要在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,一是靠人才,二是靠信用。企業花錢買誠信,正是市場經濟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的標志。自然經濟條件下,信用是人的一種品德。而在現代經濟條件下,信用已經變成了經濟運行不可缺少的基石。講信用在古代是一種非常高尚的品德,而在當代則是一種起碼的文明要求,成為普世的倫理。就我國現狀而言,幾乎所有方面都存在信用問題。值得慶幸的是,這個問題已引起了重視。我們希望更多的企業像東菱電梯公司一樣,有一種危機感和歷史的緊迫感,重視信用價值,帶頭講信用,共同營造誠信的社會環境。
如今安平的絲網企業是遍地開花,良莠不齊,很多的廠家不顧誠信,用欺騙的方式貨得短時間的利益,卻不知道損失的卻是整個安平絲網產業,安平絲網迫切需要強有力的市場監管,規范的市場才會有長久的繁榮。
(責任編輯:振超網業) |